全台250萬人 為「資產傳承、節稅」買保險
2025-03-20
工商時報
文字大小
-
18
+
保險專區
保險正確理財觀念
這些有錢人對於自己的資產,最在意的並不是多數人熟知的「投資報酬」,而是「財富保存」、「繼承安排」與「稅務規劃」。 根據《現代保險》雜誌2025年「全國消費者保險購買行為大調查」顯示,因為「繼承安排、傳承資產」及「稅法的優惠」而買保險的高資產族群,合計達11.8%。 以全台2,300萬人口換算下來,台灣有高達250萬人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買保險,反映出保險在資產傳承與節稅上的獨特價值。 對高資產族群而言,壽險不僅僅是保障工具,更是一種財務管理手段。透過保險的槓桿效果,能在保費投入相對有限的情況下,投保高保額壽險保單,透過槓桿效果換取數倍的保險金額,達到將財富穩定傳承到下一代的目的。同時,高保額壽險,也能協助減少資產繼承過程中的稅務負擔,使資產流轉更加順暢。用保險來「傳承資產、節稅」的好處包括: ①預留稅源:不用擔心資產被稅「吃掉」 遺產稅是許多家族財富傳承的絆腳石。但有了保險,問題迎刃而解!張伯擁有一大筆資產,但他擔心兒子拿不出現金繳遺產稅。於是,他生前購買了高保額壽險,保額剛好滿足繳交遺產稅的需求,讓兒子輕鬆解決稅務問題,財產也完整傳承下去。 ※依據所得稅法規定,民國95年之前簽訂的保險契約,該筆死亡給付全部免納入所得,民國95年之後簽訂的保單,每一申報戶領取的身故保險金額,只要沒有超過3,740萬元,就不用納入個人資本所得額計算最低稅負。 ②掌握控制權:想怎麼分,就怎麼分 透過「指定受益人」功能,在要、被保人為同一人情況下,要保人可以隨時調整受益人及分配比例,沒有任何條件限制。例如,張伯原本把受益人設為配偶,後來考慮到子女需要更多保障,就果斷將受益人變更為子女。 此外,許多保單目前都有「類信託」的功能,例如,選擇具有「分期定期保險金」給付功能的壽險商品,設定身故保險金分期定期10年或20年給付,就能提前幫子女(受益人)規劃固定收入,確保下一代能夠安穩的生活。 ③避免家庭糾紛:不再為遺產撕破臉 遺產分配,最怕產生爭議,使得子女間吵得不可開交。但保險金不會進入遺產分配程序,直接給付給受益人。張伯希望把10億財產,全都留給小兒子,但按照法律,配偶與大兒子還是能主張特留分。於是,他若透過購買指定小兒子為唯一受益人的壽險保單,利用身故保險金不列入遺產的稅惠,將部分財產和平的移轉給小兒子,也可降低自己身故之後,後代為家產鬧上法庭的情況。 ④高槓桿效果:千萬財富穩定增值 保險的高槓桿效果,還能達到「富過三代」的效果。舉例來說,假如第一代有存款1,000萬,將其中的710萬拿去投保躉繳終身壽險2,000萬,剩下的290萬留做己用,當第一代撒手人寰之後,第二代兩個小孩均分保險金2,000萬元,每個人1,000萬元;接著,第二代比照投保,第三代的四位子女,同樣也都能各拿到1,000萬元。 如此一來,家族財富的傳承,就不會因為代代相傳而縮水,反而能持續放大,讓後代擁有相同甚至更高的資產基礎。
分享
LINE
FB
E-mail
全台250萬人 為「資產傳承、節稅」買保險
/readonly/news_article/337282/24993
王苔玲
儲備經理 提供
0936684134
智匯保經
台南一處
醫療保障 退休金規劃 長照規劃
車險 旅平險 地震險 公司團險規畫
壽險證照 產險證照
外幣保單證照 投資型保單證照
產業新聞
超業動態
排行榜
我的智庫
設定
分享
LINE
FB
E-mail